第558章 一点不避嫌_新婚夜被鸽后我绑定了大司农系统
69书吧 > 新婚夜被鸽后我绑定了大司农系统 > 第558章 一点不避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58章 一点不避嫌

  复试名单出来后,直接在勤农馆前的布告栏上张贴。

  成绩出来的这一天,勤农馆门口挤满了人,乌泱泱一大片。

  那热闹程度堪比会试成绩出来时的情景。

  京城百姓热爱热闹,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挤。

  最近最大的热闹就属勤农馆的招生考试。

  围在勤农馆门前的百姓比学生们还多。

  于姝几个一大早就等候在勤农馆门口,在离榜单最近的地方占下了位置。

  于姝不停地跺脚:“不行了不行了,我好紧张。”

  “嗯嗯嗯,我也是,紧张的手心直出冷汗。”五妹紧贴着于姝道。

  徐礼彦想损她们几句,不过这会儿他自己也紧张,损人的话说不出来,只希望一会儿榜上有名才成。

  代和也紧张,不过他觉得此时此刻急需转移他紧张的思绪:“五妹,你还需要紧张?”

  五妹看都不看他一眼:“这次的题有多难需要我说?”

  她真的是心里没有底,若是有底,她根本就不紧张好么。

  录取红榜出来后,五妹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她的名字。

  于姝兴奋地用力地摇晃五妹的胳膊:“五妹五妹,第一个,你是第一个。”

  五妹激动地连连点头,说不出话:“嗯嗯嗯.”

  众人又往下继续看名单,发现都是熟悉的名字。

  “嗷——过了,我过了!”徐礼彦高兴得一蹦三尺高。

  好悬,这次的考试他们都没有什么底气,毕竟题太难了。

  他们哪里能想见,考试那几日,来参考的学生们个个花样百出,倒是把他们凸显得更加难得。

  经过了大型翻车的招考现场后,丰帝觉得设立农学堂一事刻不容缓。

  另外一边,勤农馆的人来张贴的复试名单后,还有人专门唱读入选复试的名单,以免有些不认识字的人错过了。

  一时间,有人欣喜有人遗憾,也有人没心没肺道:“爱......我就是来试试,万一走了运到就被录取了呢。”

  周围有百姓听到了这番话笑道:“那你得去踩狗屎试试。”

  周边众人哄然大笑。

  于姝几个挤出人群,“还有几日就复试了,复试肯定更难,咱们回家复习去。”

  众人没有意见,既然知道自己被录取了,稍稍安了心。

  不过也不能放松,下面还有更加残酷的复试。

  林大人他们太了解了,她出的题目绝对是陷阱重重,若是不好好审题,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沟里去。

  众人也没有什么庆祝的心情,此时还未定下来,庆祝什么的没一点意义,不如回去多温习几本书,多记一些知识点。

  林冉抽空打听了一下几个人的近况,得知他们乖乖地在家里复习,心里很是欣慰。

  又过了五日,勤农馆的复试开始。

  第一波考试裁生大半,剩下的算是比较好的学生。

  然而一圈复试下来,挑挑拣拣能录取的也只有六十人。

  将最后的排名列出来,林冉又将这六十个人的评分表拿出来。

  一共七个考师,应林冉要求,每个学生考试的时候,除了要评分外,还有额外的点评要写上。

  林冉将这些人的评分表找了出来,然后让人全部统计在一起做成一个表格,如此优缺点一目了然。

  再将这最后的成绩带上去见丰帝。

  丰帝认真看了,问林冉:“你中意哪几个在甲班?”

  林冉恭敬回道:“陛下,前二十五名可入甲班。”

  丰帝看着这几个熟悉的名字,“你可真是一点不避嫌。”

  林冉一本正经:“举贤不避亲,他们确实优秀能入甲班,不能因为臣的关系或者外人的猜忌,让他们受委屈。”

  再说了,“那不还有几个学生在乙班么。”

  像李阳钐和宁学勤她就把他们分配在乙班,毕竟,和甲班的学生比起来,他们确实还差一点。

  最最让林冉意外的是,也有些本想考科举的人改考农学。

  林冉可以看得出来,他们为了这次考试看了很多书,不过经验方面确实不足。

  所以,林冉也录取了他们。

  丰帝看了他们的试卷,又看了各位考师给的评价,发现林冉真真是大公无私,分配得都挺合理。

  于是,丰帝道:“你既然已经决定了,就这样吧。”

  林冉:“是,陛下。”

  勤农馆招生考试复试成绩出来那日,来看榜的人比初试那日还多。

  林冉是想不通,这些人怎么这么好事。

  于姝几个天还没亮就等候在这里了,没想到还有比他们更早的。

  “我们就想知道第一手消息,看看有谁录取了。”

  众学生很无语,徐礼彦偷偷嘀咕:“京城人士都这么闲么?”

  这若是在西北,人们一早起来肯定是出门做活儿去了。

  西北人虽然爱看热闹,但是人不耽误做活儿啊。

  京城百姓这一天天闲的,他都怀疑他们是不是处在同一个大丰了。

  录取名单出来后,顺便还张贴了开学日期,已经注意事项等。

  勤农馆给学生们的福利待遇很好,有专门的学生寝室,每年分发学生服,还有食堂免费提供他们的吃食。

  于姝几个回到自己的住处,各自收拾着行礼。

  “以后我们就要住到勤农馆去了,那里吃住都是勤农馆包了,我们只需要读书就成。”

  五妹找来自家两个哥哥道:“当初爷爷不放心让你们护送我来京城,妹妹很感激。

  如今考试事了,勤农馆开学在即,我也回不到家里报喜,还请二位哥哥将好消息送回家中去,也免得家人担心。”

  五妹说着拿出两锭银子:“这是你们的盘缠,到时候你们和其他几家的人一起走,走水路到凉州,再从凉州回西北,如此更快些。”

  五妹的哥哥没有接银子,而是担心地看着五妹:“五妹,爷爷说了,让我和堂哥在京城照顾你。”

  五妹摆摆手:“我如今入住了勤农馆,又有同窗和大人在,谁也欺负不了。

  不是妹妹我过河拆桥,这京城居,大不易。你们留在京城也帮不上什么忙,还得找个住处和活儿做,也为难。”

  她的两个哥哥没有什么手艺,出去给人跑活儿,除了重体力的活儿能做,其余的够呛。

  毕竟京城这么大这么繁华,来京城讨生活的大有人在。

  来京城的时候就打听过了,没有点拿得出手的本事,去找活儿都没人要。

  两个人在码头做了几天活儿,瘦了一大圈,五妹看着也心疼。

  五妹的哥哥还想再说什么,被五妹制止了:“我知道你们担心我,同样的我也担心家中长辈们。

  堂哥、大哥,你们回家去,帮着家里做活儿。

  咱们家今年又买了几亩地,咱爷年纪大了,你们回去也能帮着分担分担。

  我在这京城里,每日里就是读书下地,没人能欺负得了我。”

  又道:“我看过了,勤农馆的一些福利机制和当初的屯田司相似,我只要好好读书,每年学堂里奖的银子不会少了的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9sb.cc。69书吧手机版:https://m.69s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